下半年飚升的股市撥動了大宗商品行業的心弦,不少人問,“股市紅了,大宗商品跟漲嗎”?上海鋼聯副總裁宋天祥上周在無錫“我的鋼鐵”鎳鉻年會上認為,大宗商品價格更多受供需基本面影響,并希望股市所融資金能帶給企業更多機會。
股市飆漲背離商品價格
下半年藍籌股飚升,直接表現是代表性股指上證綜指從2000點漲至最高3400點,漲幅70%;鋼鐵板塊指數翻倍。但是,大宗商品卻不漲反跌,上期有色金屬指數由2800跌到最近的2500,跌幅11%;鐵礦石期貨從700元跌到500元,跌幅29%,螺紋從3100元跌到2500,跌幅19%。
俗話說,“股市是經濟晴雨表”??伤翁煜檎J為,某種程度上,這是一個謬論。宋天祥舉例稱,5年前,道指6000多點時,上證指也曾達到6000多點,但現在道指攀升至18000多點,而滬指剛過3000點,期間美國經濟平均增速只有2%,而中國經濟平均增速卻高達10%?!百Y本市場和商品市場即使有聯系,也不存在正相關關系?!?/span>
“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,供求關系決定價格均衡點?!?/span>
下游需求提前萎縮
上海鋼聯數據終端顯示:鋼鐵下游產業,汽車、船舶、家電、工程機械、電力電纜等2012年就開始減產了,而同時期的上游煤炭每年還有近500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,中游的材料行業鋼鐵、有色(含礦山)每年也有4000億元和550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。
以鋼鐵為例,2009-2010年的擴大再生產需要兩年左右才能達產達效,而2012-2013年正趕上下游行業減產,鋼鐵供求矛盾日趨激烈!
“這就是2012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持續低迷的主因。”宋天祥認為。
鋼鐵明年三大重任
2015年,大宗商品面臨去桿杠、去產能、去庫存三大重任。
自金融危機以來,負債率持續上升成為中國經濟最大隱患,尤其以企業和金融部門為最,其中企業部門負債/GDP約127%,金融部門非信貸負債/GDP約104%,這導致產能過剩以及金融風險的累積。相比之下,居民和政府部門負債/GDP相對較低,均在50%以內。
大宗商品行業負債率普遍在75%以上。
去產能方面,盡管2014年鋼鐵新增產能不高,但淘汰落后難度重重,這些勞動密集型行業去產能與減員增效同樣困難。
上海鋼聯監測顯示,近三年年底鋼材庫存分別為5036萬噸、5314萬噸、5134萬噸;特別是港口鐵礦石庫存年初至今一直處于一億噸高位。鋼鐵行業去庫存任務艱巨。